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7-17 14:06
来源:本站
南浔区慈善总会圆梦义工分会,多年来致力于先烈寻亲事业,用执着与坚守为徐玉寿、石志茂、沈根浩等多位英烈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回家之路”,让这些曾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英雄,在时隔数十载后与亲人重逢。
据了解,已找到亲人的徐玉寿、石志茂等英烈,均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投身革命事业。他们怀揣对祖国的赤诚与对和平的渴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国家尊严的防线。无情的战火最终将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却未能阻挡他们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这些英烈的事迹虽未被详尽记载,但其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的精神,始终是后人追寻的坐标。
南浔慈善总会圆梦义工分会会长孙根才多年前承接了先烈寻亲的委托,彼时线索仅有零星碎片化信息,部分甚至仅能辨认出与“林杭”相关的地名,且存在“禺化县林杭村”“昌化县林坑村”等多种模糊说法,寻亲难度极大。
面对年代久远、记录缺失、地名变迁、方言干扰等多重困难,孙根才带领志愿者团队开启了漫长的寻访之路。他们翻阅档案馆泛黄的卷宗,走访浙江各地村落,叩响千家万户的门扉——七旬老者的族谱残卷、九旬阿婆的方言呢喃、地图上反复比对的地名标注,都成为寻亲的关键拼图。
寻亲过程中,志愿者们历经艰辛:为核实一个地名,曾绕浙江全域寻访;遇暴雨冲毁山路,便徒步五公里深入村落;因线索模糊,反复推敲“亢”字的方言发音与字形演变,在数十种可能的地名中逐一排查。即便遭遇政府办事流程繁琐、村民初期不信任等阻碍,团队仍坚持每日奔波上百公里,以泡面充饥,用脚步丈量山河,从未停下追寻的脚步。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志愿者们终于为多位英烈锁定亲人与安息之地。当确凿证据摆在英烈亲属面前时,八旬老妇颤抖着抚摸先烈照片与泛黄军功章的场景,成为对志愿者们最大的慰藉。截至目前,南浔区慈善总会圆梦义工分会已成功帮助徐玉寿、孙海亭等多位英烈完成“回家”心愿,让这些沉寂多年的忠魂,在亲人的思念与后人的缅怀中获得安宁。
孙根才表示,寻亲之路虽难,但每一次成功都让团队更加坚定——“英烈为国家舍生取义,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让这份牺牲被永远铭记。”如今,这支志愿者队伍仍在继续前行,用行动诠释着对英烈的敬意,让跨越世纪的守护与思念延续。